首页 资讯 正文

泽连斯基任命新任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

体育正文 278 0

泽连斯基任命新任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

泽连斯基任命新任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

韩岩曾在新华社伦敦分社担任摄影记者,期间多次参与英国的首相选举(xuǎnjǔ)、“脱欧”公投、王室(wángshì)婚礼以及奥运会、世界杯(shìjièbēi)、冬奥会等重大新闻报道。如今,驻外任期已结束(jiéshù),让我们和她一起回顾采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故事与感悟。 离开伦敦已数月,那段英伦岁月的回忆时常在生活中被悄然唤起:某个清晨地铁上的一句英文对白(duìbái),某个夜晚手机视频推送的英超赛场的喧嚣,甚至只是一块(yīkuài)炸鱼的味道,都(dōu)会让我想起泰晤士河畔的难忘过往(guòwǎng)。 2020年春,我收到一封来自唐宁街10号首相府的(de)信,是2019年底英国大选时保守党的竞选纲领,封面上鲍里斯·约翰逊(yuēhànxùn)的照片(zhàopiān)是我拍摄的。 2019年11月24日,在英国特尔福德,英国首相(yīngguóshǒuxiàng)、保守党领袖鲍里斯(bàolǐsī)·约翰逊公布竞选宣言。 2019年11月6日,约翰逊(yuēhànxùn)在(zài)首相府门外发表讲话。  拍摄当天,唐宁街至少有50名摄影师。次日,泰晤士报、金融时报等主流报纸头版都是约翰逊拿着(zhe)用这张照片做封面的(de)小册子为大选造势的画面。 2019年11月25日(rì)的英国《泰晤士报》头版。 十年时间,英国(yīngguó)换了六位首相,最短的任期(rènqī)只有40多天,政局变化犹如伦敦的天气,说变就变。有人调侃,首相的任期连一颗生菜的保质期都比不上(bǐbùshàng);而唐宁街唯一不变的,似乎只有首席捕鼠官(消除鼠患(shǔhuàn)的小猫)拉里。 2020年12月9日(rì),拉里站在唐宁街10号门前。  每次采访大选都(dōu)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鏖战。30多个小时连轴转的采访和编辑,凌晨两三点守(shǒu)在唐宁街等待(děngdài)新首相,冬日凌晨四点淋着冷雨等待首相投票,早就成了“标配”。 2019年12月12日,约翰逊(yuēhànxùn)在一个投票(tóupiào)站投票后抱着他的小狗离开。  2019年底大选,我的位置正对首相府的门,在路透社和(hé)泰晤士报记者之间,是多年来的最佳。凭借长期高出勤率和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,我得到媒体同行和政府机构的接纳和认可,从而得以跻身媒体“第一(dìyī)梯队(tīduì)”,优先选择点位。 2019年12月(yuè)13日,约翰逊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发表演讲。 2019年(nián)12月13日,约翰逊在(zài)唐宁街(tángníngjiē)10号首相府发表演讲。  在2016年那场“脱欧”公投中,脱欧派以51.9%的微弱优势获胜,首相卡梅伦随即宣布辞职。当他(tā)转身靠近夫人(fūrén)时,镜头捕捉到的,是他沉重的脚步和落寞的背影。正式搬离唐宁街的那一刻,狂风大作、气温骤降,他的小女儿被吓得紧贴着妈妈。 2016年6月24日,卡梅伦(左)发表讲话(jiǎnghuà)后与(yǔ)夫人萨曼莎返回首相府。 2016年7月(yuè)13日,英国(yīngguó)离任首相(shǒuxiàng)卡梅(méi)伦(左一)离开首相府前讲话。  接任的特雷莎·梅,先后经历党内不信任投票和多次“脱欧”协议遭否决,她腹背受敌,最终宣布辞职。从她还是内政大臣直至成为继撒切尔夫人(fūrén)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,我用镜头记录了她的起伏与离场。 特雷莎·梅偏爱豹纹高跟鞋和粗犷风首饰。她在(zài)非洲跳舞被人笑话,于是便在保守党年会时跳着《跳舞皇后(huánghòu)》的舞步登台。她有次演讲时咳嗽不停,接过财政(cáizhèng)大臣(dàchén)递上来的润喉糖,打趣说:“这可是财政大臣给我的糖,居然免费”。 2016年6月27日,英国内政大臣特雷莎·梅准备(zhǔnbèi)参加内阁会议(nèigéhuìyì)。 2017年10月4日,在(zài)英国曼彻斯特,特雷莎·梅在演讲时咳嗽不止,随后财政大臣哈蒙德递上一块(yīkuài)润喉糖。 (左图)2016年7月13日,新首相特雷莎(tèléishā)·梅在首相府发表演讲(yǎnjiǎng)。(右图)2019年7月24日,特雷莎·梅发表告别演说。她随后与丈夫离开唐宁街10号首相府,去向(qùxiàng)英国女王请辞。 从唐宁街到德里:没有剧本的“脱欧剧(ōujù)” 2020年1月31日23时,英国结束其47年的(de)欧盟成员国身份,迈入11个月的“脱欧”过渡期。那一夜,“大本钟”的投影显示在(zài)首相府墙上(qiángshàng)。我在天黑前就抢占了正(zhèng)对大门的位置,只为定格“0分0秒”的历史瞬间。 “脱欧”谈判最胶着的几年,我每年去议会大厦、唐宁街至少100次。用“连续剧”来形容这段历史(lìshǐ)毫不为过,而(ér)我,用镜头一集一集地记录(jìlù)着。 2020年1月31日晚(rìwǎn)11时,“大本钟”的投影显示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的墙面上(shàng),英国正式“脱欧”。 2020年1月31日,倒计时投影显示在首相府的墙面(qiángmiàn)上。 2019年3月23日(rì),人们在伦敦参加游行,支持英国举行(jǔxíng)“脱欧”二次公投。 2019年3月12日,支持留欧的人们持欧盟旗帜和气球在议会大厦外。  多佛港是(shì)这部“脱欧”“连续剧(liánxùjù)”最(zuì)重要的选景地之一——那里是不少英国人出入欧洲大陆的必经之地,涂鸦大师班克西在这里(zhèlǐ)的一座建筑外墙上创作了“脱欧”主题大型壁画《拆星》。 2019年2月22日在英国(yīngguó)东南部多佛拍摄的(de)(de)英国艺术家班克西的壁画。  北爱尔兰(běiàiěrlán)第二大城市德里则是“连续剧(liánxùjù)”另外的一个重要取景地:那条引发“脱欧”难题的500公里长的边界线(biānjièxiàn)——“欧盟区与非欧盟区的交界”就在这里(zhèlǐ)。我蹲在边界线的机动车道附近,拍摄从(cóng)“英里”到“公里”、从英语到爱尔兰语的转换。当地人里纳甘站在自家农场被一分为二的“边界线”上,他的牛在英国吃草料,放牧时就溜达到爱尔兰共和国境内。他每天穿越边界线十几次,接送在两个国家上学的孩子。 2019年3月19日,里纳甘站在自家(zìjiā)农场的小溪(xiǎoxī)中间。这条小溪是英国北爱尔兰地区和爱尔兰共和国边界线的一部分。 2019年3月(yuè)18日在英国北爱尔兰第二大城市德里拍摄的以(yǐ)呼吁和平为主题的雕像。  这些细节不会在新闻头条里出现(chūxiàn),但它们,是脱欧时代真实而具象的注脚。 烈日下的屋顶和马拉松(mǎlāsōng)般的等待 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(de)摄影记者,我的拍摄主题“包罗万象”,这(zhè)其中,英国(yīngguó)王室向来受到媒体(méitǐ)关注,但报道充满难度。我多次获批拍摄王室活动,曾作为唯一的非英国媒体,获得过最高采访等级Royal Rota(王室新闻的pool)资格,也曾收到随行(suíxíng)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出访的邀请。 2016年4月20日,英女王(yīngnǚwáng)在温莎参加纪念活动。 2017年6月17日,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(中)与王室成员在白金汉宫(báijīnhàngōng)阳台上观看飞行表演(biǎoyǎn)。 2020年(nián)2月6日,荣誉炮兵连在伦敦(lúndūn)塔前鸣放礼炮,庆祝英女王登基68周年。 2016年6月11日,在(zài)英国伦敦,凯特王妃(右)与(yǔ)卡米拉乘坐马车离开白金汉宫。 2016年6月10日,在英国伦敦,威廉王子(右)、凯特王妃(中)和哈里王子离开圣保罗大教堂。  2018年5月19日,哈里王子和梅根这对新人乘马(chéngmǎ)车从(cóng)我镜头前飞驰而(ér)过,只有两秒。我成为温莎城堡内当天唯一的中国媒体记者(jìzhě),背后是长达三个月的准备与协调(xiétiáo)。 大婚当天,我一早爬到温莎(wēnshā)城堡的屋顶,在烈日下拍摄;同时处理与几家图片社的共享照片和雇员的外围照片,在笔记本电脑上实时FTP上传和下载,覆盖十余个角度(jiǎodù),全方位(quánfāngwèi)报道英国王室大婚。 2018年(nián)5月19日,在(zài)温莎城堡,英国哈里(hālǐ)王子(左)与妻子梅根·马克尔在婚礼仪式结束后乘坐马车(mǎchē)进行巡游。  “凯特临产(línchǎn)入院了”,“是个小公主”,“发型师进去了”,“王妃今天就出院”……这些消息背后,是我们在医院门口5、6层高的梯子上,一等就是十来个小时,等待那些值得被记录的瞬间。 2015年5月2日,在英国伦敦,威廉(wēilián)王子(右)和怀抱(huáibào)小公主的凯特王妃在圣玛丽医院门前亮相。 2016年6月10日(rì),英女王与丈夫准备参加全国感恩仪式,庆祝女王90岁(suì)生日。 2016年6月11日,英女王与丈夫观看(guānkàn)阅兵式。 2017年6月(yuè)17日,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丈夫菲利普亲王乘坐马车参加生日庆典,庆祝英女王91岁(suì)官方生日。   2021年4月,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去世。我一早驱车赶往温莎,因疫情限制(xiànzhì)葬礼仅允许30人出席,我只能在城堡(chéngbǎo)外(wài)守候并拍摄告别的画面。 2021年4月(yuè)17日在英国温莎城堡外拍摄的一处摆放着已故菲利普亲王照片的橱窗。  2022年9月8日,“伦敦桥(lúndūnqiáo)倒塌”,女王伊丽莎白(yīlìshābái)二世去世,全球瞩目。国葬前,我跟随瞻仰灵柩的民众,从塔桥步行(bùxíng)至威斯敏斯特宫,六七个小时的徒步,只为(wèi)定格这段记忆。 2022年9月9日在伦敦拍摄的悼念(dàoniàn)女王的图像。 2022年9月19日,在英国伦敦,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(左)与威廉(wēilián)王子乘车前往已故女王(nǚwáng)伊丽莎白二世的国葬仪式。 9月14日(rì),在英国伦敦,英国国王(guówáng)查尔斯三世护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灵柩。  那一路(yīlù),夕阳将南华克桥桥洞染成金色,泰晤士河畔的大屏幕一遍(biàn)遍播放英国女王生前的录影,人群在日光褪去中逐渐成为剪影。 2022年9月17日(rì),在英国伦敦,人们在威斯敏斯特宫对岸排队,等待进入威斯敏斯特宫瞻仰女王灵柩。  一次次按下快门,一遍遍找寻角度,一幕幕(yímùmù)见证历史。春夏秋冬(chūnxiàqiūdōng),风雨无阻。 我(wǒ)努力用(yòng)镜头忠实记录,我期望将瞬间化为永恒,这是摄影记者的光荣使命,也充满我对这项事业最深的热爱与感激。
泽连斯基任命新任乌克兰驻北约代表团团长

相关推荐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请拖动滑块解锁评论验证通过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